VV游戏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42|回复: 0

1962年印度战败,尼赫鲁2年后撒手人寰,国防部长评价:完蛋了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6

帖子

9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9
发表于 2023-4-8 14:10:5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作者:闪闪
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,印度战败后,尼赫鲁的身体和精神迅速垮掉了,短短两年就成了一个佝偻的小老头,撒手人寰西去。
国防部长梅农评价说:“他垮了,一切都完蛋了!”



(尼赫鲁)
问题的根源在于,尼赫鲁一个美梦做了三年,想着肯定能打败中国,从而获得南亚霸权,结果美梦成了噩梦。
尼赫鲁为何要挑起战争?答案也很简单,印度需要一场战争来“重塑灵魂”。
印度奇特到什么程度?殖民者到来之前,印度是散碎的数百个小邦国,因为又大又散,所以很容易被外来者侵略统治。
就拿英国殖民者来说,他们拿着枪跟赶鸭子一样,就统治了印度,同时也把散碎的联邦整合成了一个国家。
问题来了,在英国人和不少印度人看来,是英国人“帮助”了印度,从而完成了国家统一。
1947年,印度赶走英国殖民者之后,当局深知团结高于一切。
但印度贫穷落后,饭都吃不饱,还谈什么团结?
尼赫鲁逐渐认清了现实,以他们无能的组织机构来说,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解决国内的矛盾。
既然国内无法解决,那就转移矛盾到国外,通过扩张领土,来证明“能力”,激发民众的“民族自豪感”,从而凝聚人心。



(尼赫鲁和甘地)
果不其然,当印度不择手段地挑衅周边之后,尼赫鲁自吹自擂,说这是英国都办不到的事情,被他给办到了。
民众果然高举双手,支持尼赫鲁。这直接导致的结果,是印度周边的国家遭殃了。
这里说个题外话,印度一直拿“珍珠链”攻击中方,意思是周边国家都跟中方一起联合反对印度,就好似一串珍珠包围了印度。
真是因为我国吗?实际上,这是印度对领土的野心所导致,总想着通过吞并别人的领土,来转移国内的矛盾。
到1959年,印度跟周边一个个小国挑起边境冲突,成了南亚地区名副其实的小霸。
但这已经无法满足他们越来越贪婪的胃口,于是将枪口瞄准了东方大国。
恰恰这时,欧美想方设法在遏制我国,当印度突然挑起中印冲突,欧美立刻给予印度大批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。
中方不想打仗,所以通过多个途径寻求谈判。



印度大门一关,拒绝任何谈判,印军开始武装挑衅,不断蚕食我领土。
到1962年10月1日,局势再度失控,印度在蚕食了我大片领土之后,决定发动“里窝那”计划,跟我军打一场有限的战争。
起因也很简单,那就是尼赫鲁通过挑衅我国,获得民意的支持。
可挑动民粹就是玩火,印度人要求跟中国开战,因为他们期待的战争,连续三年也没有打响,所以爆发了对尼赫鲁的不满。
印军高层有人坚决反对这场战争,担心中国一旦反击,印度会输得很惨。
尼赫鲁大手一挥,无比肯定地说,中方“不敢反击”,因为中方的对手是欧美而不是印度,一旦军队从东亚转移到南亚,就无力应对欧美威胁。
大批印军开往前线,战争还没有打响,尼赫鲁就已经自我陶醉了,连续三年都在幻想,等“打败中国”之后,他能团结全印度,打造现代化国家。
那些敌视我方的媒体,则长篇大论地称赞尼赫鲁。
那些中立的媒体,则清楚看到了问题的本质,评价说:尼赫鲁在玩俄罗斯左轮赌,也就是拿着枪对准了自己的脑袋,相信枪里只有一发子弹,如果赢了,就能获得命运之神的垂青。



殊不知,我军早就做好了准备,虽然上级命令不要开第一枪,但肯定要打好第二枪!
印军前线的将军,不少人反对开战,可是,凡是提反对意见的,要么被革职查办,要么被调往印巴边境。
而那些为了升官发财,疯狂拍尼赫鲁马屁的将领,整天吹牛说“能迅速打败中国”的,都获得了重用。
尼赫鲁对前线将领一而再、再而三地说,对方肯定不敢反击,你们要大胆推进。
问题又来了:但凡拍马屁求升职的,多数没有实战经验,想通过抱粗腿捧臭脚,跟着尼赫鲁顺风接屁,来提升自己的地位。
当媒体质问尼赫鲁:“为什么不跟中方谈判呢?”
尼赫鲁的回应是:“只要他们的‘侵略’继续存在,就没有谈判的机会。”
这句话传到前线,尤其是传到了总指挥考尔中将的耳中,等于是要跟中方“大战一场”。
印度国防部长梅农自信满满地说:“我们的政策,是把中国的部队,从东北边境彻底赶走,无论是打10天,又或者100天,哪怕是1000天!”



(印度国防部长梅农)
梅农强调:“我们英雄的印度军队,会打到最后一个人,最后一支枪!”
考尔排兵布阵,前线将领抵触情绪极大,他直接威胁所有人:但凡是不执行命令的,都会被就地革职,送到军法处!
原定于10月10号的“里窝那”计划,因为高原环境过于恶劣,推迟了一周,在克节朗河谷打响。
我军前线总指挥张国华,在10月19号开炮反击,20号派出地面部队,正式打响了对印自卫反击战。
此战,中国一旦战败,后果不堪设想,将会遭到欧、美、日、韩、苏、印等国的围堵。
我军万万没有想到,印军居然一触即溃,他们跟着英军南征北战的时候,表现还算有亮点,可在我军面前,成了乌合之众。
其实我军开始炮击的时候,尼赫鲁、梅农、考尔这三个战争贩子,就已经被彻底打懵了,因为这跟他们想象中的中国军队完全不一样。



因为他们认为我军不会反击,所以他们只准备了胜利之后的庆祝大会,没有准备任何战败预案。
尼赫鲁高估了自己的实力,更高估了印军的团结。
战争前八天,我军停战,有意谈判。
尼赫鲁骑虎难下,因为反对派和印度民众,要求跟我军血战到底,所以他拒绝了谈判。
那就继续打吧!又打了半个多月,这才打得尼赫鲁冷静下来。



(右起:张国华、邓少东、石伴樵)
尼赫鲁这才意识到,这场战争的核心逻辑,是欧美人花钱,印度人出血。
新任陆军参谋长乔杜里将军说:“除了遵循中国的方案,印度没有选择。”
历史评价尼赫鲁,他这辈子只干了两件事,一是争取印度独立,二是对外扩张,在蚕食中国领土的时候,遭到了毁灭性打击。
至于所谓的不结盟运动,在他接收大批美国援助的时候,就彻底画上了句号,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的新主导。
尼赫鲁的梦想是,人生从1962年开始,迈向新的巅峰。
可现实却是,1962年乃是他人生的顶点,从此之后一落千丈。
他精神垮了,身体也垮了,弯腰、驼背、中风,走起路来好似快要熄灭的蜡烛。
梅农评价说:“他垮了,沮丧不堪,因为他耗尽一生精力建立起来的一切,都完蛋了。”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VV游戏

GMT+8, 2025-4-13 19:21 , Processed in 0.084749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