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V游戏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28|回复: 0

论黄河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8

帖子

11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11
发表于 2023-3-1 19:35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历史是一堆灰烬,但灰烬深处有余温。这让我想起了青莲居士——李大白。
      有一位先生是这样描述李白的:“酒入豪肠,三分酿成了月光;余下的七分啸成剑气,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。”确实,李白这位诗仙一直是我最为钟意的一位诗人。不过,我今天要讲的可不是他,而是他那诗中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”中气吞山河,波澜壮阔的母亲河——黄河。
      “黄河是古老的,很难说清它形成于何时,从天地玄黄到宇宙洪荒,它便在那里,塑造出我们的文明。但黄河又是新锐的,160多年间,它推进着海岸线,让华北平原多出2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。黄色与蓝色的交界就在眼前,人们终于可以在最合适的地方诵读那首最早记住的古诗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”。在此回望山东,自有中华它便在中心,脚沾泥土手捧海水,行尊仁礼心向苍穹。”这段是出于《航拍中国》。当时在看这个记录片时,这段话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,后又因他对黄河的各种介绍,让我对黄河的了解更为深刻。
      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,保护黄河是千秋大计。奔涌浩荡,九曲连环的黄河是全世界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之一。黄河流域一直面临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,比如:流域水质和各省份空气质量均低于平均水平,流域土壤污染程度和室矿库环境风险较高。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,保护是前提,要有始有终,锲而不舍地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。全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,必须瞄准方向、保持定力,推动《规划》落到实处。落实落细《规划》要求,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,才能满足群众对碧水,蓝天,青山、净土的需求。始终坚持系统治理,因地制宜对重生态系统采取保护修复措施,才能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。
      水是生命之源、生产之要、生态之基。流域最大的矛盾就是水资源短缺。黄河流域以百分之2的水资源,承担了百分之12的人口、百分之17的耕地以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,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百分之80,远超一般流域百分之40的生态警戒线。要以水定城、以水定地、以水定人、以水定产,推进产业全面绿色发展。
      黄河之水奔腾不息,孕育了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,滋养了无数中华儿女,催生了众多优秀文化作品,激发出强烈的文化自信。一曲《保卫黄河》,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同仇敌忾、共御外敌,唱出了不畏强暴、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,凝聚起百折不挠、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。实践表明,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,不断推出契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,促进黄河流域文化产业现代化发展,才能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,更好构筑中国精神、中国价值、中国力量。
     “黄河落天走东海,万里写入胸怀间。”黄河是一条历史之河、文明之河,黄河文化融合在流淌5000多年的民族血脉中,黄河故事唱响在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里。以创新为音符,谱写黄河流域文化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华美乐章,才能更好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,在黄河的涛声中不断筑牢我们的文化自信从“二十四节气”到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,从“海上生明月”到“迎客松”各种卡点,每一种画面都意义非凡,包括点火方式和主火炬台的设计,每一个细节都无不浸透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仪式感和浪漫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VV游戏

GMT+8, 2025-4-13 19:25 , Processed in 0.082970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