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V游戏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63|回复: 0

懂得轻松跑,才能跑得更快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6

帖子

7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7
发表于 2022-9-24 02:22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很多跑者认为,要想马拉松出成绩,每次训练就应该跑得快一点,再快一点,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,但很多时候,并没有跑出相应的成绩,甚至大部分都跑蹦了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
原因其实很简单,因为如果平时训练每次都使出9成,甚至百分百的力气,就没有给身体留出恢复的时间。这样会让身体长期处于一种疲劳的状态,所以一到比赛出问题就不可避免。
其实,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,大部分时间的训练都是速度相对较慢的轻松跑。有研究显示,男子专业马拉松运动员75%-80%的训练配速是要比比赛配速慢的,而女子专业马拉松运动员66%的训练配速要低于比赛配速。



比如莫法拉,来看看他去年芝加哥马拉松前第3周,也是跑量最大的一周的训练计划。
总训练量:120英里(192公里),大部分时间是一天两练。

周一:20公里,78分钟,中等强度;15公里,轻松跑,64分钟

周二:操场15公里,2公里热身+2公里冷身(配速5分)+6X1K间歇,分别用时2:26,2:27,2:28,2:28,2:31,2:41,每组组间5分钟慢跑;10公里,轻松跑,43分钟

周三:20公里,轻松跑,86分钟;15公里,轻松跑,64分钟

周四:操场25公里,2公里热身+2公里冷身(配速5分)+15X1K间歇,2:45一个,每组2分钟慢跑恢复

周五:20公里,轻松跑,86分钟;15公里,轻松跑,64分钟

周六:40公里,长距离渐进跑,平均配速3:26,(第一个10K,配速3:40,第二个10K,配速3:29,第三个10K,配速3:21,第四个10K,配速3:14)

周日:休息
仔细观察你会发现,莫法拉的周跑量接近两百公里,除了3次强度课之外(强度训练里程为61公里),其他时间都是轻松跑,也就是“慢”跑,还有一天休息。

只不过这个轻松跑的速度是因人而异的,比如莫法拉轻松跑的配速在4分左右,而对于很多业余跑者来说,轻松跑的配速在6分左右。
为什么专业运动员大部分时间都是轻松跑呢?因为他们需要累计超高的跑量,而要想维持超高的跑量,必须降低速度,如果速度一直很快,那么身体会承受不了。
所以,用在我们业余选手身上也是一样。马拉松是一项耐力运动,达到一定的跑量才能出好成绩。也就是说我们跑得越多,耐力得到提升,比赛自然就能跑得快一些。



轻松跑的好处
轻松跑的英文为“easy run”,就是跑的时候身体非常放松,不关注配速和距离,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慢跑。
它是马拉松训练中占比最大的训练方式。没有轻松跑的基础,跑乳酸门槛跑就无法做到;没有轻松跑的热身,间歇跑、节奏跑会增加很大受伤的风险;没有轻松跑的恢复,你就无法最大化间歇训练,长距离训练的效果。
轻松跑的好处一:在有氧区间进行跑步,能高效地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。
轻松跑的好处二:提高摄氧量,有助于更长时间的维持目标配速。
轻松跑的好处三:改变骨骼肌细胞,增加细胞里的线粒体数量,从而让细胞工作产生更多的能量。
轻松跑的好处四:增加骨密度,骨骼是活体组织,它们可以通过增加自身的密度来应对大量的压力,而轻松跑的积累能刺激骨骼增加密度。
轻松跑的好处五:增强肌腱和韧带的力量,加强毛细血管网密度。
很多人对于轻松跑是鄙视的,认为平时训练不跑快,那比赛中怎么能跑得快?也有人认为速度太慢的跑步属于垃圾跑量,其实这都是误区。

真正跑龄长的跑者就会明白轻松跑的重要性:它可以让训练具有周期持续性,缓解强度训练课后的疲劳,将引发伤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。

如果你平时训练很刻苦,但比赛却没能跑出相应的成绩,那么你需要好好反思一下,平时训练是不是应该更多地进行慢跑?



靠感觉判断是否属于轻松跑,往往不靠谱
有一项对业余选手的调查显示,如果问他们自己的训练强度,他们会说自己每周跑了3次轻松跑,一次中等强度跑,一次高强度跑步。但当通过心率监测他们的训练后,会发现,其实他们轻松跑的距离只有不到一半,而大部分都是中等强度跑,高强度跑的距离占了9%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结果呢?
这是因为身体感觉往往不靠谱,而且业余选手的训练时间相比专业选手,是要低很多的,所以为了能够维持配速,他们往往会在训练时跑得更快,并且认为这样能让自己在比赛中也能跑得更快。
这就是问题所在,当你用中等强度(接近乳酸阈值配速)训练时,相比慢跑对身体的消耗要大得多。因此,当他们每次都这样训练,往往会让身体累计的疲劳无法及时恢复。长此以往,不仅不能提高,反而容易受伤。
一项针对西班牙跑者的研究是这样做的:让一组跑者80%的训练配速低于乳酸阈值配速,10%的训练配速与乳酸阈值配速接近,10%的训练配速要高于乳酸阈值配速,而另一组跑者70%的训练配速低于乳酸阈值配速,20%的训练配速与乳酸阈值配速接近,10%的训练配速高于乳酸阈值配速。
然后对比他们比赛的成绩,发现 80/10/10 这一组跑者比 70/20/10 这一组跑者获得成绩要好。
这说明了一个问题,平时训练配速大部分都是轻松跑,反而更能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。
对于大部分业余跑者来说,最大的问题是不懂什么是轻松跑,经常将轻松跑跑成了乳酸门槛跑。



那么怎么跑才是轻松跑呢?

一个是通过跑步时的说话原则来判断,另一个是通过心率来判断。
说话原则:
当你跑步的时候,还能说完整的句子,说明你跑步的配速是轻松跑。如果只能说短语或者简单的词语,那么说明跑步配速接近乳酸阈值配速,如果不能顺畅的说出词语,那么就是高强度跑了。
心率:
有时候通过说话原则来判断是会有误差的,所以要想做到更精细的训练,你需要一块带心率监测功能的手表,跑步的时候能第一时间掌握心率情况。
怎么通过心率训练,来判断什么配速是轻松跑呢?
首先,你得了解你的最大心率:一般来说是220减去年龄,但是个体差异很大,最大心率的数值也会有很大差异。如果没有条件测试最大心率的话,这个公式算出来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。
跑步时的心率为最大心率的85%左右,就是乳酸阈值心率,也就是乳酸阈值配速跑。所以平时跑步,大多数时候不要让心率超过最大心率的85%。
还给大家介绍一种心率跑法,叫最大有氧心率跑,就是跑步的时候,最大心率不要超过180减去年龄。你可能会觉得这么跑速度会非常慢,确实是这样的,但是当你坚持最大有氧心率跑一段时间后,你会发现相同的心率下配速会逐渐提高,这说明你的心脏功能变强大的,跑步能力也提高了。



在强化训练阶段,可以加入间歇跑、节奏跑、长距离耐力跑等高强度训练来提升训练效果。每周的高强度训练次数不超过两次。
所以,平时训练应以轻松跑为主,速度跑为辅,更能让你在比赛时跑出好成绩。总之,轻松跑可以让身体逐步适应,来提高最大摄氧量、有氧阈值和跑步经济性,从而让你跑得更快,刷新个人PB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VV游戏

GMT+8, 2025-4-15 08:12 , Processed in 0.105063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